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36|回复: 0

立秋食补养生谈 【全面实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0 10: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篇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8月7日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
  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种情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由此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
 立秋食谱:
  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黄精煨肘:
  [配方]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五彩蜜珠果:
  [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醋椒鱼:
  [配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立秋养生药膳

冰糖莲子羹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过于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盛,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入秋宜食生地粥等,以滋阴润燥。秋季时节应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健脾除烦 安神填精
  冰糖莲子羹
  原料去心莲子50克,水、冰糖、水淀粉适量;
  做法莲子加适量水焖酥,用冰糖调味,水淀粉勾芡成羹即成。
  注:利于妇女体虚下白带,男子肾虚遗精、滑精、阳痿、早泄,以及脾虚久泻、食欲不振、虚烦失眠调补。
  补脾润肺 益中开胃
  黄精煨猪肘
  原料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1、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2、大枣洗净待用。3、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4、姜、葱洗净拍破待用。5、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
  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注: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健脾补血益气安神
四宝糯米粥  原料桂圆、红枣、山药、薏米仁各25克,糯米100克,水、冰糖适量;
  做法桂圆、红枣、山药、薏米仁、糯米加水共煮成粥,以冰糖调味即成。
  注:适用于心血不足之心悸者调理。
  补肾润燥健脑和中
  芝麻核桃羹
  原料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水淀粉、冰糖、水适量;
  做法将黑芝麻、核桃肉分别以文火炒香碾碎,每次舀4汤匙加适量水,水淀粉勾芡,冰糖调味食之,一日两次。注:常服可黑须发悦颜。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五彩蜜果
  原料苹果1个,鸭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1、柠檬榨汁,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形(或切成丁状),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2、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健脾开胃 填精益气
  醋椒鱼
  原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1、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2、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滤干油;3、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4、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滋阴益胃 凉血生津
  生地粥
  原料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清水适量。
  做法1、生地黄洗净切细,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2、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注: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话你知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天气渐渐由热转凉,由潮湿转为干燥已成趋势。人体的生理活动亦将随着“夏长”到“秋收”而变化,在这气候转变的季节,调摄显得十分重要。故在饮食上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摄,切忌盲目进补。
立秋要“抢秋膘”吃炖肉

北京人自古就有好吃的习惯,并且是什么季节吃什么,在这方面北京人特别的在意和讲究。比如说立春那天吃春饼;谷雨那天煮面条;端午时节包粽子;立秋炖大肉,(意为贴秋膘)。那么何谓“贴秋膘”呢?
  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北京人有“苦夏”之说。由于天太热,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每日除了花样翻新的吃一些个过水凉面条以外,再也没别的可吃。这既是一种季节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心里反映。一但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这种习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却流传到了今天。  
  每到立秋这天,您看吧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就是肉,回民买牛羊肉、汉民买猪肉,总之在这一天里不分民族家家户户都在炖肉,不信您尽可以随便到北京的哪个家庭里调查,迎接您的准是炖肉。
  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特别是汉满两族。首先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其实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除了久远的风俗习惯以外,对养生保健也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夏天太热,人们会不自觉的造成偏食,这对人体的生态平衡是非常有害的,往往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和生物机能造成影响。而就在这个时候,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冲了必要的营养、脂肪、蛋白、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疗效。  
  所以说立秋吃炖肉既解了馋,同时又起到了保健和养生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二十四节气与食疗 立秋进补食谱
▲樱桃三豆羹  原料:樱桃核30个,绿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30克。
  制作:先将绿豆、赤小豆、黑豆洗净,樱桃核30个洗净,先煎1小时,去核留汁。樱桃核倒入锅,放入三豆,煮熟烂。
  功效:安神养体,滋阴补阳。
  ▲菊花肉丝汤
  原料:猪瘦肉300克,菊花50克,生姜10克,葱30克,精盐3克,白糖2克,料酒20克,胡椒粉2克,鸡蛋2枚,鸡汤80毫升,湿豆粉30克,化猪油100克。
  制作:菊花瓣用清水洗净,猪肉洗净后去筋膜,切成10厘米长的丝。生姜、葱洗净,生姜切成丝,葱切成葱丝。鸡蛋去黄留清。肉丝用蛋清、湿豆粉(一半)、食盐、料酒浆好。用鸡汤、湿豆粉、味精、胡椒粉、白糖对成滋汁待用。
  炒锅放置旺火上,加猪油,烧至六成热时投入肉丝,快速炒散,再下姜丝、葱丝炒几下,倒入滋汁中快速翻颠,待收汁亮油时,撒入菊花瓣颠匀,起锅即成。
  功效:疏风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秋天,少吃辣多吃酸
秋天天气凉爽、气候干燥,人们在食欲大增的同时,上火、便秘、咽喉疼痛等疾病也不断地找上门来。如何让秋天过得更滋润一些?看完文章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吃酸的是为了抑制肺气
对于秋季的饮食养生,中医有“少辛增酸”的说法。人们一般理解,就是要少吃辣的多吃酸。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呢?专家说,所谓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才能防止肺气太盛。中医认为,肝属木,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能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来抑制肺气。
专家认为,从中医学角度讲,秋季是从立秋至立冬3个月的时间,它的特点是天气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
和平时说的“酸”有所不同
专家说,“少辛增酸”来源于中医饮食营养五味(甜、酸、辛、苦、咸)调和之说。但其中的辛味与酸味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辣味和酸味。
五味调和的辛味又称辣味,可以分为热辣味、麻辣味和辛辣味3种,经常在辣椒、花椒、胡椒、葱、蒜、生姜以及咖喱等调味品上体现出来。
五味调和的酸味传统中,还包含涩味在内,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于多汗症及腹泻不止、尿频、遗精等的治疗。此外,酸味与甜味结合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酸味水果最能滋阴润燥
秋天要“少辛增酸”的饮食原则虽然源于中医,但在西医中也能得到佐证。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从中医角度看是金(肺)亢阴(肝)虚所致;从西医的角度研究,则与体液分泌失调,特别是胃肠道消化液的不足有关。辛辣的食物会消耗人体的大量体液;相反,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中所含的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等物质,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道蠕动的作用。
那么,什么属于酸味食物呢?专家说,在水果中含酸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当数山楂,它有刺激胃肠内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防止脂肪堆积、延缓衰老的作用。葡萄则含有大量葡萄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功能是生津止渴、开胃消食,还有滋养强壮、补血、强心、利尿的功效。
此外,柚子、石榴也是秋天常吃的酸味水果。柚子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而石榴能杀虫、收敛、涩肠、止痢。还有苹果,它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的作用。
立秋潮暑天祛暑食谱
祛湿粥
  1.薏米粥。薏米与大米的比例为1:2,粥的稀稠度随意。
  2.山药粥。山药与大米的比例为1:3,粥的稀稠度随意。
  3.马齿苋粥。马齿苋与大米的比例为1:3,粥的稀稠度随意。
  提示:薏米、山药、马齿苋等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有湿疹、小水疱或皮肤病的人,可以每天喝以上的粥。
  祛湿蔬菜及水果:
  苦瓜、冬瓜、丝瓜、梨、柚子。
  提示:这三种瓜都有祛湿作用,尤其冬瓜具有清热利湿之效,可以使湿毒从尿中排出体外;秋天人易肺燥,梨具有平燥作用,胃寒者可煮梨水饮用;柚子与其他水果相比,也不易上火。
  祛湿禁忌:
  冷饮、海鲜、西瓜、桂圆、芒果。
  提示:此季湿气重,切忌少吃冷饮等寒凉食物;立秋后要少吃西瓜,因为西瓜属寒,脾胃虚弱者应特别注意上述禁忌。
秋季13种你必吃的减肥食品
炎热的夏季过去,秋天又是脂肪容易堆积的季节,在前些日子,你或许贴足了秋膘,正在愁着怎么减去日渐隆起的赘肉,在此13种食品可以让你吃出优美的线条来。
  
  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乳清酸和钙质,它既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又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产生。
  
  食奶瘦身战略一:每天饮用三到四杯(200毫升左右容量)的低脂牛奶
  
  食奶瘦身战略二:每天饮用三-四杯低脂酸奶
  葡萄
  葡萄、葡萄汁与葡萄酒一样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使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葡萄是高脂血症患者最好的食品之一。
  玉米
  玉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冠心病,这主要是得益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
苹果
  
  苹果因富含果胶、纤维素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
  
  如果每天吃两个苹果,坚持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有害)会降低,而对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升高。实验证明,大约80%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会降低。
  大蒜
  
  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韭菜
  韭菜除了含钙、磷、铁、糖和蛋白、维生素A、C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纤维等,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排除肠道中过多的营养,其中包括多余的脂肪。
  洋葱
  
  洋葱含前列腺素A,这种成分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它还含有稀丙基三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了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硬化。
  
  贴心叮咛:洋葱一般人不愿吃,因为它的味道很冲,所以你可以当配菜食用。
  香菇
  
  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经常食用可使身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质有相对增加趋势。
  
  冬瓜
  
  经常食用冬瓜,能去除身体多余的脂肪和水分,起到减肥作用。
  
  胡萝卜
  
  富含果胶酸钙,它与胆汁酸磨合后从大便中排出。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用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
  
  海带
  
  海带富含牛黄酸。食物纤维藻酸,可降低血脂及胆汁中的胆固醇。
  
  燕麦
  
  燕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皂甙素等,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有些食品你或许并不爱吃,可以将它们混合在其他食品中,营养全面的减肥才是健康的减肥。
立秋后早晨喝碗粥

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河北医大二院营养科主任王景顺介绍,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面100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熬粥时要用文火,中间可点几次冷水,玉米面红薯粥以不稀不稠为好。
  另外,王景顺还推荐了一些其他的粥类,不妨试着做来尝尝: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
  莲米粥:将莲米发涨后,在水中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红枣糯米粥: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秋冬吃火锅不要犯五大错
错误一:一热当三鲜

  表现:热腾腾的火锅中的美味一夹起来便直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大呼过瘾,并美其名曰:“一热当三鲜”
  真实伤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取出即吃的话,很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来就有复发性口疮的人,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其口疮发生机会因此又多出好几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现加重症状。如此反复,还会诱发食道癌变。最危险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癣等癌前病变的人,火锅的高温和调料的刺激,都会使这些病情加重。
  纠错:吃火锅千万不可心急,从火锅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并等降温后入口为宜。应做到“宁舍三鲜,不要太烫”。
  错误二:半生不熟最鲜美

  表现:为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
  真实伤害:这样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吞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据研究,三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旋毛虫、绦虫和囊虫都可能通过火锅传播。不洁的猪肉片和牛肉片里很可能含有这三类寄生虫。目前,虽不能肯定羊肉里是否含有旋毛虫、绦虫和囊虫,但曾有报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虫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虫病,就会浑身乏力,肌肉酸痛,身体浮肿,有时候脚踏地面都会有刺痛的感觉。
  纠错:吃火锅的时候一定要将肉切薄、多烫,涮猪肉片、牛肉片时,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时,还要看肉片上有无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有,则可能是囊虫卵。
  错误三:冷、热混吃求“中和”
  表现:一口麻辣烫一口冰冻啤酒,这是许多人喜欢的火锅吃法,美其名曰“中和”。
  真实伤害:忽冷忽热,对胃黏膜极为不利,极易造成胃肠疾病。
  纠错:吃火锅时应尽量避免喝冷饮。
  错误四:让辣来得更猛烈些吧
  表现:一提起火锅,又麻又辣又烫的口味总成了首选,因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觉实在太过瘾了。
  真实伤害:麻辣火锅对胃肠的杀伤力不难想像。火锅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着迅速通过胃、小肠等,严重刺激胃肠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胀气,除了容易引发食道炎、胃炎外,腹泻也在所难免。有便秘或痔疮“前科”的办公室一族,吃火锅更要嘴下留情。否则,痔疮患者容易因肛门四周经受刺激括约肌过度充血而复发,便秘患者会因此更加“添堵”。
  纠错:尽管每个人对辣的耐受度不同,但是为肠胃着想,医生认为,又麻又辣的火锅还是少吃为妙;切不可一下子吃得太多,并要尽量把调料调至微辣,少喝火锅辣汤。另外,吃完火锅后要多喝些开水或浓茶,以稀释辣汁,减轻对肠胃的刺激,这样胃肠都会舒服一些。一旦有什么不适,赶紧喝些清淡的饮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护肠胃壁。
  错误五:火锅汤底营养好
  表现:把涮完的火锅汤底当“营养汤”喝光。
  真实伤害:火锅的汤大多采用猪、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质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为佐料,吃多了易导致高血脂、胆石症、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牙龈炎、痔疮等疾病。另外,火锅汤久沸不止、久涮不换,其中的成分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如:肉类、海鲜中所含卟啉物质多溶于汤中,汤中的高浓度卟啉,经肝脏代谢,会产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风,出现关节痛症状,严重时会损伤肾功能。
  纠错:对于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汤,应倒掉。如果是放在铜火锅中过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还可能引起铜氧化物急性中毒。
立秋伊始早防“燥”
不知不觉中立秋了。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燥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具体该怎么应对呢?  祖国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前者几乎无人可免。喉、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曰:“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颇多。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
  对于人体各部出现的“干燥症”,宜酌情予以调治。如鼻燥,尤其平时有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的人,可点些薄荷滴鼻油,具有清凉宣燥之功;咽燥饮用玄麦甘桔冲剂,可获良效;柿霜能清热宁嗽,用于“燥咳”颇为适宜;肤燥当以珍珠霜润而护之;肠燥可择有滑肠作用的蜂蜜、芝麻服食通秘。此外,中医有一称为“增液汤”的名方(玄参15克,麦冬、生地各12克),能润一身之燥,秋季可水煎代茶常饮。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还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在庭院、室内可养些能净化空气,涵养水分的绿色植物,睡前亦可于卧室里置冷水一盆,以缓解燥气刚烈劲急之势。同时,也须指出的是,秋高气爽又是健身的大好时节,人们在立秋伊时秋燥不甚之际就应早到户外锻炼,呼吸吐纳,藉以提高肺脏生理功能则燥邪难侵。
入秋朝盐水晚蜜汤
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营养学家提出,季节进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因为,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那么,我们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我们人体的伤害。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如果我们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我国古代医学家就替我们提供了一条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那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医学中的给病号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赠给我们人类的贵重礼物,它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
  秋燥时节,一方面要多喝盐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萝卜下床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别是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他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营养师提示您:秋季吃什么好
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
  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蛇肉:在驰名南国的菜肴中,秋天的肥蛇最受欢迎。蛇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轻身耐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用鲜花生仁,或生研冲汤服,或水煮煎服,不宜炒吃。
  红枣: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此外,秋季还适合食用梨、荸荠、海蛰、胡萝卜、荠菜、平菇、海带、番茄、兔肉,进补则适宜食用黄芪、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5-1-22 15:04 , Processed in 0.1489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