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8|回复: 1

《孔子》北大看片获好评:不乏味不说教不干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0 01: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诗电影《孔子》继1月14日在京举行了盛大的全球首映典礼之后,于1月18日走进了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大地传播集团董事长、电影《孔子》总策划于品海先生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在内的数十名教授和知名学者一起观看了影片并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举行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电影《孔 视频:《孔子》第五版特辑 陈建斌尝试反面枭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源出于周天子血脉的各路诸侯国割据一方,相互征伐。这是一个气势磅礴的时代,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战争、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这是我们称之为“春秋”的时代,一个号称“无义战”的时代。

  在这个混乱的黑暗时代中,不但庶民百姓们看不到希望,就连作为“肉食者”的公卿大夫们一样朝不保夕,子弑父,臣克君的纲常悲剧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中,有一个人带领着他的弟子,用双手开始传播光明的种子,如同移山的愚公,如同填海的精卫,怀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道德理想,怀着“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抱负行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他,就是鲁人孔丘,一个破落贵族的后代。

  史诗电影《孔子》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我国春秋时期鲁人孔丘跌宕起伏的后半生,影片以孔子在鲁国执政为开端,以孔子周游列国为结束。影片始终以孔子的个人经历为线索,艺术化的将春秋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既有鲁国庙堂之上讨论“隳三都”时的明枪暗箭,又有“夹谷会盟”中的金戈铁马,既展现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师生之情,又有“子见南子”的千古谜情,

  “不乏味 不说教 不干巴”

  《孔子》全片节奏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高潮扣人心弦,虽然时长2个小时但是依然令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在放映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电影总策划于品海向在座教授学者讲述了影片艰辛的诞生过程,而大家对于能够有这样一部综合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艺术作品的出现表示了祝贺,认为电影《孔子》的诞生,是中国国产史诗巨著影片的一个里程碑,将中国大片的标准提升到了圣贤,这是一个大的突破,也让中国文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与同期的《阿凡达》相比,《阿凡达》是展现了电影技术的一个新高度,而《孔子》则是为中国大片指引了新的方向,中国人终于不用再吊在威亚上讨好外国人,中国文化将成为代表中国的最强音。

  对于周润发的表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周润发塑造的孔子形象生动、有力量,让人看到了孔子为了理想目标坚韧不拔去奋斗的精神。整部电影宏大、有追求、有历史感,对白自然流畅,最重要的是适度、得体。张教授反复强调这是一部给中国人和外国人看都很得体的电影。对于电影的意义,张教授认为,主要是为了让中国和外国那些对孔子不了解的人有一条路去认清孔子,去了解中国文化。如果看过电影之后,人人都开始读《论语》,读孔子的书,那就是电影的成功。

  虽然对电影的整体质量提出了表扬,但有专家表示,影片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电影应该对孔子早年思想的形成和晚年在文献整理方面的功绩多些笔墨去描述,结尾有些仓促,对孔子思想的挖掘还不够。对此,中华书局总编审顾青基于电影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限于电影的时长,2个小时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将孔子一生完整体现的。对于有人提出的思想性不强的意见,有专家反驳道,如果太散文式的去讲述孔子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必然会造成公众理解上的困难。不能用专家的视角看电影,适合专家学者们去看的电影不见得适合普通观众去看。《孔子》的观赏性很强,达成了与公众的沟通,不乏味,不说教,不干巴巴,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感动的时候感动,给了大家一个很生动的孔子。
发表于 2010-1-20 0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哥就是厉害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6-29 03:37 , Processed in 0.1354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