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0|回复: 1

《新编辑部故事》经典台词 《新编辑部故事》搞笑对白 《新编辑部故事》幽默语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2 16: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海波井柏然

剧照

王刚等

吕丽萍剧照

 1991年,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开创了国产喜剧的先河,最终成为经典;2013年,《新编辑部故事》重出江湖,初露品相便显特立独行之范儿。

  荧屏上的抄袭、跟风现象由来已久,这也是部分题材扎堆儿的原因所在,一种题材开了先河,赢得了口碑之后,总会有无数跟风者尾随而至,导致婆媳剧、抗战剧、婚恋剧泛滥到数不胜数,收视和口碑双赢的佳作凤毛麟角,更多的都是拾人牙慧、寡淡乏味的平庸之作。但唯有一种题材例外,一直以来都是稀缺资源,那就是喜剧。

  综观国产剧30年来的历史,既被观众喜闻乐见又受到业内认可的喜剧屈指可数,大致只有《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等,数量之少充分证明了创作上的难度,就连善于偷机取巧的“跟风者”都望而却步;重播率之高既说明了其本身深受观众喜爱,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新的喜剧作品是个空白。而开播在即的、由郑晓龙[微博]执导的《新编辑部故事》则有望填补这个空白,在荧屏上掀起多年未见的喜剧热潮。《新编辑部故事》在修成正果之前,历经十年的筹备,六易编剧,剧本不断被推翻重来……喜剧的创作之难可见一斑。

  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首都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微博]曾表示,非常期待有好的喜剧作品出炉,而且他非常看好喜剧今年能火,但一句“我写不了喜剧”也道出喜剧创作的难度。“不同于电影的2个小时、120分钟,电视剧是30集的容量都要有笑点,不好写。但喜剧是最雅俗共赏的题材,有没有文化的人都想一乐,像几年前播出的《武林外传》就很好。现在因为真正的喜剧少了,反而把抗战剧都做成了喜剧,越来越娱乐化,但这种嫁接对历史观肯定会有影响。”

  相比小荧屏上喜剧作品的乏善可陈,大银幕上的喜剧倒从未间断,从冯氏(冯小刚[微博])喜剧的独领风骚到宁浩作品的意外惊喜,还有今年《泰囧》创下12.6亿元的票房纪录,成为最卖座的华语片。

  到底有哪些原因影响着电视剧市场的喜剧创作呢?

  第一,现在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太多,不会仅局限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上,新媒体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无处不在,笑料、包袱、段子随时随地都在网上传播,在近乎爆炸式的信息环境中,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口味越来越重。

  第二,笑点的尺度很难把握。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甚至是男女之间对喜剧的欣赏以及所谓的笑点高低都有很大差别。对同一桥段,笑点低的会扑哧一笑、笑点高的人可能是会心一笑、笑点再高的会认为这是胳肢人……准确把握笑点的尺度,网罗到最多的观众绝非易事。

  第三,由于审查等方面的原因,喜剧作品无法充分施展嘲讽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功能,大多作品只能囿于家长里短,拿亲人朋友或是自己调侃、开涮。喜剧作品失去了批判性,自然就显得无力和乏味。

  第四,喜剧最重要的分支情景喜剧难上黄金档,不被制作方重视,同时也难被业内重视,投资方自然不愿意再花费重金,制作越来越糙、剧本越来越差、市场越来越萎缩。如此恶性循环,写喜剧、拍喜剧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1991年,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以下简称“老编辑部”)开创了国产喜剧的先河,一时风靡荧屏,最终成为留存的经典;2013年,《新编辑部故事》(以下简称“新编辑部”)重出江湖,初露品相便显特立独行之范儿,“新潮的外表”或许并非人人都能立刻接受,但细细品来却会发现它的“赤子心”。郑晓龙,“老编辑部”的总策划,同时也是“新编辑部”的导演,时隔22年,他仍然想借“编辑部”这块处于社会话题前沿阵地的平台聊点想说的事儿,仍然是创新大胆、幽默搞笑、针砭时弊的风格,但社会环境变了,人员构成变了,关注的话题也变了。

  新编辑部

  或许夸张但绝不雷人

  “讲故事,尤其是情感故事,哪怕狗血至极”已经成为保收视的定律,但“新编辑部”显然要不走寻常路。乍一看,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夸张的肢体动作、语录式的幽默台词、大开大合的表情……为了营造喜剧效果,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时回不过神、大呼“有点过”的观众一定会有。而“新编辑部”中动用的喜剧手段还止于此,你还会看到“刘向前”王千源[微博]和“媳妇”阎学晶演双簧、王千源个人的贯口、“安妮总”陈好[微博]大飙青岛话、“袁帅”黄海波[微博]、“花无双”刘蓓载歌载舞地抒发情感……无厘头的、后现代的、小品的、相声的、荒诞的……总之,涵盖了时下流行的所有喜剧元素,绝对是一部重口味的纯粹喜剧。

  外在形式的浮夸还是要为内在的核儿服务,而“新编辑部”的核心是关注现实、略带批判色彩的。如此大胆创新的尝试,对内容的被接受程度是助力还是阻力,现在还不得而知。郑晓龙对此早有考虑,“一开始我可以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更主流、更被观众喜欢和容易接受的传统表现形式,不过我觉得那没什么意思,我还是想有点变化。现在不都提倡创新嘛,既然是喜剧,你就得让观众笑,还不能仅仅是会心一笑,得是扑哧一笑。我乍一看《武林外传》时,也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东西,但越看越觉得好玩,后来完全被带进去了。大众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就是这样,总要有个过程。”

  “老编辑部”的喜剧效果主要出在台词,到后来的《我爱我家》、《武林外传》,除了保留语言上的幽默搞笑,演员夸张的表演已有显现,“新编辑部”在这方面更是如此,夸张的度其实很难把握,“过了”就变成雷人,“不够”又很难逗笑观众。在郑晓龙看来,“新编辑部”有“社会话题”撑腰,再胳肢人也不是雷剧。“雷剧?我们不是瞎编,很多剧之所以会被批为雷人,是因为它们都是没有内容的。而我们的话题是很现实的,比如世界末日、明星炒作、幸福指数、鉴宝收藏、选秀热、上市热、学区房、女人整形等,这些话题都是热点。有了这些极具讨论性的话题,即便有人说我们胳肢人,观众仍会产生共鸣。”

  抛出话题重于写剧情

  你厌恶选秀评委之间的骂战吗?你唾弃明星的自我炒作吗?影视公司为何蜂拥上市,其中有何玄机?你幸福吗?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骂娘……还有,孩子择校、学区房紧俏、大龄剩女、夫妻信任等关键词都将在“新编辑部”中加以解读和诠释。答案不必一一给出,聪明的观众自有判断。

  对于每集讨论什么话题,“新老编辑部”有着大致相同的创作流程。一帮主创先列出几十个最热话题,再进行筛选;巧合的是,20多年过去了,“新老编辑部”在话题选择上竟然还有相同的:世界末日。但郑晓龙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处理方法有明显差异,“老版有一个话题是《星星撞地球》,讲不相信科学,但主要是批评唯心主义,不是科学的唯物观;新版中的《再见,2012》就不是这样了,想表达的是,如果我们不善待地球,不注重环保,地球早晚要毁灭,这是有可能的。”

  当然,“新编辑部”中更多的是近几年新出现的话题,比如《男儿本色》一集,讲述了何澈澈遭遇车祸后性情大变,纯情美少男一夜之间成了纯爷们儿,进而引发对于“女生比男生酷,男生比女生美”的男女中性化现象的讨论。

  “开玩笑顺带针砭时弊,耍贫嘴不忘忧国忧民”,这仍是郑晓龙22年后重操“编辑部”最为看重的,“‘老编辑部’也是以话题为主,靠语言推动情节。回看我们拍的这些剧,最适合续写下去的就是‘编辑部’,它是系列剧,社会生活中不断有新话题、新问题出现,通过‘编辑部’这个框拿出来引发大家的讨论和思考,进而对社会有所帮助,这是有意义的。不管形式是什么样的,核心是要与现实结合的。”

  反观现在的大多从业者,为了作品保险起见都在主动回避社会话题,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抗战剧、婆媳剧扎堆儿了,为了搏出位,婆媳剧沦为家斗戏,抗战剧拍成了武侠剧。

  老编辑部

  最初曾遭非议

  “老编辑部”现在虽为“国产剧30年”不得不提的经典,但当年从立项到播出也是坎坷多多,差点胎死腹中。

  在门槛高、资金少的年代,本着节俭原则,上一部还在拍摄时就要敲定下一部拍什么,以免摄影棚闲置浪费。“老编辑部”的出炉就在《渴望》拍摄之时。郑晓龙当时想的一个策划是《编辑部的故事》,另一个是《皇城根》,这两个剧都在友谊宾馆开的策划会,当时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李牧和郑晓龙商量上哪一个,最后决定上“编辑部”,“因为当时《渴望》已经火了,想拍一个跟它不一样的,喜剧系列剧也从没有过。但对于这种样式和内容,说实话也没底,不过我们都很喜欢它对现实的思考,调侃某些社会现象的语言,虽然心里也打鼓。”

  送审剧本时,艺术顾问张永经还被奉劝说,“别拍了,不要晚节不保”,但他还是力排众议,让“老编辑部”顺利开拍。拍完之后就面临审片、播出的问题。当时中央主抓宣传工作的领导是李瑞环同志,李瑞环同志春节期间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慰问工作人员,中心就送了套带子。在某次打篮球时,李瑞环同志听到“中办”的年轻同志说《编辑部的故事》很好,尚未看片的李瑞环说,既然“中办”的年轻同志说好看,那一定没问题。

  顺利播出后也并不代表老百姓就能立刻接受,“这是编辑部吗?一天到晚耍贫嘴,不干正事儿”是老百姓最多的质疑。但该剧在青年观众中反响特别大、无比兴奋,很多人还出过“老编辑部”经典语录的小册子。郑晓龙说到一个有趣的花絮,姜文正是因为看了“老编辑部”才萌生一定要和他合作一把的念头,这也就有了《北京人在纽约》。

  最终成为经典

  现在看“老编辑部”的成功归因于强大的阵容托底。据吕丽萍[微博]回忆,葛优那时在圈内已受到认可,只是差这么一部好剧,幕后更是聚集了当今的多位大腕儿,除了郑晓龙,编剧王朔、冯小刚等,执行导演赵宝刚[微博]等,这样的组合打造了一部经典。“新编辑部”重起炉灶,主创阵容无法复制,郑晓龙带领着年轻编剧巩向东,颇有点孤军奋战的意味。
  “其实完全瞄着王朔和冯小刚的路子走就真成孤军奋战了。之前为什么换了四拨儿编剧都没写出来,就是总摆脱不了‘老编辑部’的影子[微博]。到了巩向东,我们绕开以前的路子,完全放开了去想象,给编剧以充分的空间和自由,这样反而出来了。凡是能够产生喜剧效果的方法通通可以用,不要给自己任何限制,在保持喜剧语言优势的同时,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就是想让观众看着有意思。喜剧不单单只有王朔式的幽默,宁财神[微博]写的《武林外传》、梁左写的《我爱我家》都很优秀,还有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都是经典。”

  几位主演这回也是彻底放下身段,不太顾及以往的光辉形象,完全为角色牺牲自我,陈好有望继黄渤[微博]之后成为青岛话的推广大使。郑晓龙建议观众也要彻底放轻松去看,“不要总想着这戏是《甄嬛传》的导演拍的,我看看到底怎么样,不要有这种心态。”

  至于“新编辑部”能否再成经典,郑晓龙认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又借“编辑部”这个平台说了点自己想说的话,“当年拍《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也没想过要火、要成为经典,那个时候即便火了也不挣钱,真的是大家喜欢这行,想说点自己想说的事儿。等作品一部部真火了,洋洋得意还是有点的。”采访快结束时,郑晓龙发扬喜剧精神,自我调侃了一把,“观众的接受会有一个发酵的过程,退一步说,就算失败了又何妨,我还不能‘滑铁卢’一回了?”



发表于 2013-4-22 16: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5-1-11 23:52 , Processed in 0.1311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