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22|回复: 4

难得一见的百年前中国彩色照片 你绝对没见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8 12: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楚留香 于 2011-11-8 12:08 编辑

我们只知道在中国,彩色照片进入民间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至今不过3、40年的历史。但是,你看过100年前的中国主题的彩色照片吗?
谁能相信这是百年前的彩色照片?让我们敬佩那些真正伟大的人。
凝视百年前的彩色中国
在我们惯常的经验中,一百年前的历史影像理所当然是黑白的。感谢法国银行家阿尔伯特·卡恩建立“地球影像档案”的宏大计划,让我们得以凝视一个世纪以前的彩色中国。虽然卡恩“以摄影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从而避免战争”的美好愿望终究没有实现,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灾难性的世界大战,郁郁而终。但这72000余张涵盖五十多个国家的彩色照片依旧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正是卡恩近乎天真的理想,赶在很多古老文化毁于战火或被全球化改变之前,把它们如此鲜活逼真地留存下来。抚今追昔,不无慨叹。


一个年轻人倚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殿的石柱上 ,1913年6月14日,Stéphane Passet摄。


一个缠足妇女坐在峨眉山伏虎寺外,1913年6月9日。


沈阳郊区的老人,1912年6月。


沈阳的一条打造金银珠宝的商业街,1912年5- 6月。


北京天坛祈年殿,1913年5月25日。


北京白云观的牌楼,1912年6月28日。


沈阳一个村庄的村口,1912年6月。


站在沈阳城门外的中国男孩,1912年5月。



“地球影像档案”计划中使用的部分摄影器材。



阿尔伯特·卡恩(1860-1940) 法国犹太人,银行家、慈善家。
谨此向阿尔伯特·卡恩致敬
未来源于可视的现在,只有用视觉表达方式,才能让和平主义深入人心。
这是个影像泛滥的年代,应接不暇的视觉产品塑造了我们的经验世界。潜意识中我们对图像的时代感存在着条件反射式的区分,在彩色摄影术被大规模使用以前的那段历史,形诸我们脑海中的图像似乎便自然而然是黑白的正因如此,这批拍摄于近一百年前却仍色彩鲜活的照片便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们脑海中的历史图像。历史,未必是黑白的。
如果你是个坐拥亿万家财的富翁,你将用你的财富做些什么?一百年前,法国银行家阿尔伯特·卡恩(A lbertK ahn)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用当时刚刚起步的彩色摄影技术记录全世界。
阿尔伯特·卡恩是在阿尔萨斯出生的法国犹太人,因投资南非黄金和宝石矿山累积了巨大的财富,成为欧洲屈指可数的富豪,此后自己开设银行,参与发行国际公债,并热心从事慈善事业。在卡恩还是少年的时候,法国在对普鲁士的战争中落败,处于法普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的居民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留在家乡,变成新普鲁士王国的国民,还是背井离乡继续当法国人,卡恩的家族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背后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卡恩,战争也在他的记忆中投射下晦暗的阴影,而反犹太主义、暴力性的爱国主义也在躁动的法国蔓延,使这个号称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面临窘境。
20世纪初,当卡恩已经成为富有的银行家,世界上第一款具备实用性且色彩真实的彩色底片“奥托克罗姆微粒干板”(A utochrom e)也才刚刚诞生,他确信这种逼真的成像效果已经足以成就他雄心勃勃的“地球影像档案计划”:从1908年开始的二十余年中,他倾尽自己的万贯家财,耗费了无数心血,向世界各地派出摄影队,用72000余枚彩色照片、4000张黑白照片,长达一百小时的黑白和彩色电影胶卷,记录了二十世纪初五十多个国家的民众日常劳动、娱乐、传统仪式以及那个年代的代表性事件,范围涵盖欧洲、美洲、巴尔干地区、远东、越南、中东、非洲等等,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毁灭性破坏的场景。




1909年1月15日,卡恩的团队从日本乘船抵达上海,在交了各种莫名其妙的“费用”以及被没收了两箱摄影器材后,他们终于得以踏上这片土地。摄影师D utertre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获得拍摄的十三陵、长城的许可等经历。彼时大清帝国正处在风烛残年,这个时机或许纯属历史的巧合,但却让这批彩色照片记录了一个处于历史的岔道口的国家的种种细节,尽管不无破败衰颓,却似触手可及的昨日。
“未来源于可视的现在,只有用视觉表达方式,才能让和平主义深入人心”,卡恩笃信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要用最新的摄影技术,记录全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融合,用一种现代理性与包容去看待差异与纷争,拓宽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超越人种与民族的界限以追求和平。
然而天不遂人愿。1929年初,卡恩还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富豪,但随后的华尔街股灾将他的金融帝国毁于一旦,“地球影像档案”计划于1931年被迫中止。1940年,一生单身没有子嗣的卡恩在德军占领下的巴黎黯然去世,他庞大的影像收藏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而被尘封了数十年。直到1970年代,这些珍贵的映像才重新被发现整理。
虽然没能达成阿尔伯特·卡恩促进世界和平的宏愿,但这批影像档案依旧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让时隔一个世纪的那个世界如此鲜活逼真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抚今追昔,不无慨叹。



内蒙古,穿着传统蒙古长袍的牧民,1913年。


一名被锁在木板箱里的蒙古女囚正在设法开锁,1913年7月25日。


沈阳,工人正在用中国一种非常原始而费劲的方法切割石头,1913年。


北京西郊农家的孩子,1913年。



一名被锁在木板箱里的蒙古女囚正在设法开锁,1913年7月25日。


年轻的蒙古贵族女子在骑马,1913年7月23日。


蒙古猎人在用老旧的火绳枪打猎,1913年7月20日。


发表于 2011-11-15 1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过
发表于 2011-11-19 11: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s:8]
发表于 2011-11-19 12: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s:20]
发表于 2011-11-19 2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以前的很多人看起来都脏兮兮的~包括那个贵族女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2-25 09:52 , Processed in 0.0795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