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对话的N个版本
“理财”这一概念显然是舶来品,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来不缺乏那些朴素的理财思想。而当两个老太太在天堂里那场伟大的对话流传开来后,我们熟悉的西方理财理念开始在中国广泛普及。直到次贷危机让大量美国人失去房屋,我们才对西方人的理财方式产生强烈的质疑。于是,两个老太太的对话也演变出不同的版本,其中比较极端的一个是:有一天,美国老太太正在天堂养老院里闲坐,看到门口路过一个老乞丐非常眼熟,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年前见过的那个中国老太太,两人就聊了起来。中国老太太很奇怪的问:你不是买了房,而且还完款了吗,怎么住到养老院里了?美国老太太说:我把那套房子给卖了,又贷款买了一套更大的,结果后来房价下跌的厉害,再还贷款太亏了,就把房子退回去了,现在靠401(K)计划的养老金支付这养老院的费用。
美国老太太的表情更诧异:你不是攒了一辈子钱买了一套房吗,怎么现在讨起饭来了?中国老太太长叹了一声:唉,别提了。我儿子打算结婚,可那未来的儿媳妇说不买房就别想结婚。我为儿子的婚事着急呀,就把老家那套房子给卖了,但你不知道这几年中国的房价涨的有多快。卖房的钱都不够在大城市买房的首付,我又借了一大笔钱总算给我儿子安了个家。结果后来儿子、儿媳妇都失业了,实在支付不起高额的房贷,就断供了几个月,房子被银行收回去了。而我的退休金少的可怜,现在只能靠讨钱来还债了。
当然,上面的这场对话是杜撰的,但它却真实的反映了近几年中国和美国老百姓理财生活的转变,从中也能感受到中美理财方式的差异。下面,我们就从取得收入——缴纳税款——消费投资——退休养老这几个环节对比一下中美理财行为的不同,中间仍会穿插中美老太太的对话,以便于你有更深切的感悟。
1、 纳税与节税
美国老太太:现在不用报税了,真好!以前每年一到报税的时间就头疼,天天跟收据打交道,真麻烦。
中国老太太:麻烦有啥不好,至少你知道税款流到哪去了。我们纳税倒是简单,就是不知道这些税款是不是又要去修一座白宫。
美国老太太:啊,中国也有白宫?
中国老太太:是呀,比白宫豪华的地方政府办公楼还有呢,都是来自纳税人的钱。交了一辈子税,也不知道这些税款都用来干什么了。
2、 储蓄与消费
中国人重储蓄、美国人爱消费,很少有人否认这种差异。尽管中国在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不少"月光一族",但美国社会无论老少,几乎都是"月光族"。每当工资发下来后,中国人习惯性的先做一笔储蓄。美国人则将钱划拨到各种投资账户中,剩下的钱基本都消费了,而且大多数都是透支消费。
美国老太太:我总算把自己的财产在生前全部用掉了,没有浪费。不过也够悬的,有几次都申请了个人破产。
中国老太太:天啊,你真敢花。难道你就没担心过未来会出现经济危机,或想着给自己的子女多留点吗?
美国老太太:支出上的未雨绸缪是不思进取的白表现。
中国老太太:我觉得节俭是美德,储蓄是对家庭更负责任。
3、 投资与理财
用钱生钱、创造被动收入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环节,中国人和美国人这方面的意识都很强。但如果按"储蓄--投资--投机"从保守到激进的不同层次来划分实现资产增值的方式,中国人会偏向两端,而美国人则向中间靠拢。
美国老太太:我那几个资产账户的增值速度还一直不错,没让我在退休养老、子女教育上遇到大麻烦。
中国老太太:我一直去营业厅和那些老股友讨论行情,后来市场形势不好,亏了不少,幸亏还有挺多储蓄。
美国老太太:你还每天去营业厅里看盘操作?多累呀,出去旅游多好?
中国老太太:炒股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只要心脏没问题,每天盯盯盘还是挺好的。
4、退休与养老
退休养老问题是一生理财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养老保障体系都面临巨大的考验。
美国老太太:政府和企业给的退休金越来越少,只能自己往401(K)里多放点钱了,幸好这个账户没出现大问题。
中国老太太:交了一辈子养老保险,到头来养老金就领那么点,真不如不交了。
美国老太太:养老规划还是越早做越好。
中国老太太:是呀,所以一辈子都在努力攒钱,不敢消费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