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5|回复: 0

想生聪明宝宝 不要只关注基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0 1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聪明又漂亮的宝宝,谁不想要,为此许多备孕夫妻各处取经,想知道如何生个聪明宝宝。遗传优生学上说,父母双方基因差别越明显,生下的孩子反而更容易遗传到父母身上的显性基因,看起来也就相对聪明。基因很重要,这点都晓得,难道除了基因就别无他法了?
生聪明宝宝:基因很关键,但非唯一因素
你是不是跟孩他爸争论过这样的问题:宝宝是男是女?宝宝长的像谁?宝宝以后的IQ像谁?……想生个聪明的宝宝,想必备孕前你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可宝宝的智商更多遗传谁,你知道吗?
小编告诉你:母亲对孩子智商的影响是父亲的3倍,而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这么说,要想生个聪明宝宝,孕妈的智商就要高了吗?这让智商一般般的小编情何以堪啊,其实宝宝的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同时还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既然基因改不了了,那孕妈就从后天因素来给宝宝的聪明添助力吧!
√助力一:父母跨省或地域结婚
如果遇到同一姓氏的人,我们有时候会说:说不定几百年前是一家呢?父母的血缘基因决定着孩子的血缘,这是遗传学上没有办法改变的基因遗传关系。
那么,问题出现了,父母之间离得越近,血缘关系就可能越近,也就是说这个家庭在数百或是数十年之前他们可能是一个家庭的人员分化而来,这样就没有加入新鲜的血液,对孩子的遗传基因也就没有那么好。如果两地相隔很大,跨省或是跨地区结婚,孩子的血缘相近的机率也就相对越小,那生出来的孩子也就可能越聪明。
通婚圈太小的男女,他们身上携带有一种比例的相同基因。科学上称之为“遗传因子的纯合化”。遗传因子纯合化程度提高,会带来遗传病发病率的上升。两个在血缘上没有关系而在地理上又相隔甚远的男女婚配,基因纯合的机会少,所以患隐性遗传病的后代也少,而且孩子的体质、天赋也会明显优于父母。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互相婚配,其后代比父母更聪明。这如同生物界存在着杂种优势的现象一样,即“杂交出良种”。两地相隔越遥远,其优化的概率越高。
√助力二:女性在适育年龄生育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4-28岁。也就是说,如果女性想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贝的话,最好是早一点结婚,在适育年龄生育,而不要拖到太晚,到了35岁之后,女性生育健康孩子的机率就要下降,甚至会出现高危生产等不利于生产的情况。
适龄夫妻孩子很聪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适龄生育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据遗传学专家介绍,在育龄阶段生育年龄越小,变异性越大,所谓变弃性一般是把父母的优点和优良的部分遗传下来,传给后代一代更比一代强,把父母已有的不足之处变异掉;相反年龄越大,则变异性越小,也就是说把父母双方的不足和缺陷传下来的几率也就越大。
现实生活中,发现有些孩子集中父母双方的优点,一代更比一代优秀;而另一孩子则集中代表了父母的不足,就是这种遗传作用的结果。所以年龄并非绝对因素,但从优生优育角度讲,注意年龄的作用是必要的,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是科学的,可以提高生育的质量摒除不利因素。
√助力三:别忘了母乳喂养
我们几乎天天在说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目前世界上最适合婴儿食用的食物,安全、健康、有助于婴儿的营养供求和健康成长。据有关机构长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健康,更聪明,亲子关系更融洽。因此,正常情况之下,妈咪们一定工选择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帮助,孩子也会更聪明,更健康。
哺乳期是脑部发育的黄金期
宝宝出生后就进入哺乳期,这时期也正是脑部发育的黄金期。要孕育聪明宝宝,这个时期非常关键。脑部基础打得好,日后宝宝智力发育才会更好。
60%的大脑重量和结构是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完成的,而胎儿期~1岁又是脑部发育最快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期。在黄金期,宝宝的大脑的发育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孕期最后3个月至出生后1、5~2岁是脑发育最快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脑部发育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黄金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基本定格,以后再补充任何营养只会事倍功半。所以,想要宝宝聪明点,新妈咪就亲自上阵来母乳喂养吧,要注意给宝宝充足的营养,让宝宝脑部获得充分的发育,才能为他们以后的智力发育准备一个更高的起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5-1-6 05:39 , Processed in 0.0870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