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濒死时的奇特现象
著名哲学和医学博士雷蒙德穆迪发表了一本名为《生命后的生命》的书,它的出版轰动了西方。在这本书中,穆迪把上述现象命名为“濒死经验”。他认为,濒死经验是人在弥留之际因为恐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科学尚未能解释的奇特现象。心理学家肯尼迪、赖因格将临床死亡后经抢救而复生的人叙述的濒死经验,归纳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安祥轻松,持这种说法的人约占57%。他们大多数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他们觉得自己在随风慢慢地飘扬,当飘浮到一片黑暗中时,感到极度的平静,安祥和轻松。
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有这种意识的人占35%,他们大多数觉得自己的意识游离到了天花板或半空中。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的身体在远处极其冷漠地观察着医生们在自己身躯周围忙碌着。这种体外的身体形象具有呼吸、脉搏等生命特征,而且,这种自身形象有时还会跃回躯体。
第三阶段,通过黑洞。持这种说法的人占23%。他们觉得自己被一阵旋风吹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口,并且在一个漆黑的洞里飞速地向前冲去。而且觉得自己的身体被牵拉、挤压、洞里不时传出嘈杂的音响。这时他们的心情更加平静。
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黑洞尽头隐隐约约闪烁着一束光线,待他们接近这束光线时,觉得他给予自己一种纯洁的爱情。亲朋好友都在洞口欢迎自己,他们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全部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这时,自己一生中重大经历便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飞逝而过,其中大多数是令人愉快的重要事件。
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持这种说法的人占10%。他们同那束光线融为一体,刹那间,觉得自己犹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时得到了一种最完美的爱情,并且自以为掌握了整个宇宙的奥秘。
还有一些科学家对有过濒死经验的幸存者进行了调查,发现除五大阶段外,还有“醒悟感”、“与世隔绝感”、“被外力控制感”、“被阎王审判感”、“升天成仙感”等等。
濒死体验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开始重视“濒死体验”的研究,一般以哲学与医学博士雷蒙德.穆迪的著作《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afterLife。中译本《濒死体验》)为开山之作。穆迪通过对150个在医学临床上被判定死亡但后来又“复活”的案例研究,发现尽管人们死亡的方式不同,但是他们的濒死体验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一个人将要死了,在他肉体的痛苦达到极点时,他听见医生宣布他已死亡。他开始听到一种令人不安的噪音,一种响亮的铃声或是嗡嗡声,同时他感到自己非常迅速地延着一条又长又暗的通道移动。在这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躯体,但是仍然处于直觉的自然环境中,他隔了一段距离在观察自己的躯体,好象自己成了一个旁观者。他从这一特别的有利地位来观察这一寻求复活的奋力挣扎,情绪上处于剧烈波动的状态。
过一会儿,他的心绪平静下来,对这种奇特的情况比较适应了。他注意到自己依然还有个‘体’,但这个体具有一种不相同的性质,同他遗弃的那个形体相比,他所具有的力量是极为不同的。不一会儿,别的景象开始出现了。有人过来看他,给他一些帮助。他瞥见那些已经死去的亲戚、朋友的灵魂,一个他以前从未遇见过的、可爱而又热情的灵魂--一个光的存在物――在他面前出现。这一存在物用无言的方式向他提问,让他来评价自己的一生,把他一生中经历的主要事件作一全景式的快速播放。在某一点上他发现自己在朝着某种关卡或边界走去,显然它代表的是现世与来世的界线。然而他又觉得自己必须回到人世去,他的死亡时刻还没有来到。此时他开始抵抗、抗拒,因为到现在为止,他对来世的体验一直采取容忍的态度,并没有想回到现世来。他沉浸于强烈的喜悦、爱恋和平静的情绪之中。尽管他持这么一种看法,但是他还是同自己有形的躯体和生命再次结合在一起。
后来他想把这一切告诉别人,但是却觉得很难表达出来。首先,他在人类的语言中找不到合适的语词来描述这些非尘世间的奇特经历。他还发现别人都嘲笑自己,于是他不再同别人谈起这一切了。但是这种体验极大地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尤其是他对死亡、对死亡与生命的关系的看法。”
穆迪博士作为一位科学家,对他的研究成果是非常谨慎的。他并不认为他是在“科学地”研究死亡现象,他的研究也没有得到科学界、医学界的普遍认同。至少有两个大的疑点:其一是所谓“濒死体验”所体验到的是否是死亡?因为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真正的死亡是不可能抢救回来的,抢救回来的就不能算是死亡。其二是据说某些致幻药物例如某种毒品也可以在人的大脑里引起同样的“感觉”,倘若如此,那只能看作是有机体在面临危险(死亡)时的本能反应――有机体在面临危险时总有它应变的能力。换言之,所谓“濒死体验”不过是人在生理上的一种反应,它以类似毒品的效果来使我们面临死亡的痛苦感受降到最低,以便使我们可以“接受”死亡。
页:
[1]